中国出口信用保险陆栋:“稳、拓、转、优”四字外贸方针是应对变局的关键利器

财联社4月16日讯 4月13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七期活动在上海浦东圆满落幕。本期围绕《金融赋能·谋定先行——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后的应对策略与路径》这一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

财联社4月16日讯 4月13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七期活动在上海浦东圆满落幕。本期围绕《金融赋能·谋定先行——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后的应对策略与路径》这一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陆栋在沙龙上发表演讲。陆栋表示,美国发起的全球性关税摩擦给中国带来了内外部双重机遇,在国内外贸政策“稳、拓、转、优”四字方针指导下,中大型企业通过多元化布局(如供应链分散、技术升级)展现韧性,稳中求进,将取得胜利。

陆栋表示,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贸易摩擦造成全球经济的压力。彼时中国有三大应对措施,其一是“对等反制”,其二是企业主导的“多元替代”,其三是社会层面共同驱动的创新与产业升级。

从第一轮贸易摩擦开始,中国企业开始大量“走出去”,2018年中国出口接近2.5万亿美元,到2024年达到3.57万亿美元,可以看到贸易摩擦到现在,中国的外贸不仅没有趴下,反而更加强劲,而且此前做信用保险业务的外贸公司主要做代工,现在设计、自主营销业务占比不断提升,也是第一轮关税摩擦下取得积极成效的一个缩影。

不过,此次“关税摩擦”和上一轮有极大的不同。陆栋强调,“美国希望改善国内就业和引导制造业回流,化解其36.5万亿美元债务是核心,但这次有两大弊端,其一是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其二是引起全世界的公愤,将给中国带来内外双重机遇”。

在陆栋看来,“关税摩擦”转成国内机遇最关键的,就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也就是扩内需。“政府层面如何配套相应的政策,通过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把内需拉上去,这是内部机遇”,而对于外部机遇而言,如何破局构建更好的国际外交和经贸关系,关税摩擦也提供了契机。

在内外均转为机遇的环境下,陆栋认为,只要讲究策略,最终达到有利于国家安全、企业发展的最好结果,还是很有希望的。

“我们要坚定信心,信心来源于‘稳、拓、转、优’四字方针指引,‘稳’是稳定传统市场,‘拓’是拓展新兴市场,‘转’是转变贸易结构,‘优’是优化政策供给,过去在外贸领域我们遵循方针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接下来这也是应对关税大战的一个利器。”

此外,在主题为《关税风云再起,金融业如何助力实体企业有效应对?》的行业对话环节,陆栋表示,公司在助力企业稳定信心方面主要有三大作用:

其一,是通过订单取消险、信用风险评估等业务,帮助企业稳住老订单,拓展新市场、新订单。

其二,是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帮助企业稳定经营。国际贸易中,随着账期不断拉长,应收账款增多,企业资金压力加剧,如何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显得尤为重要,信用保险就是很好的金融工具。“中小外贸企业的独立信用评级可能是B级、C级,信用保险可以为企业融资增信,从而大幅降低信贷门槛,在当前背景下值得大规模推广”。

其三,是协助企业用好各类扶持政策。“对信保项下的贸易融资业务政府会有贴息,这些产品工具很多企业还不知道,目前信保在单一窗口聚集的企业数量有13000多家,未来也希望把其他没有进来的企业带动起来”。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