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4月24日讯(记者 李明明)近期一连两场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无疑让机器人的真实能力清晰呈现在了公众眼前。
先是在4月19日于北京亦庄鸣响的人形机器人“半马”第一枪。尽管不少人形机器人在续航和稳定性等方面都拿出了不错的表现,但最终不足30%的完赛率,以及机器人仍需人类搀扶行走的现实,仍然让很多人感觉到了落差。网友辣评,“谁家没有老人照顾的可以考虑买一个回去”。
无锡具身智能运动会开幕在即,有关人形机器人的竞技赛事是否只是大型“翻车实录”的讨论仍在持续。
“半马”冠军天工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CTO)唐剑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半程马拉松比赛主要是对机器人的硬件以及软件的运动算法,或者说机器人的“小脑” 稳定性、可靠性的一次极限测试。
半马亚军松延动力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