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的负责人介绍,产线配备了公司自主研发的视觉引导装配系统、多轴联动测试平台等40余套高端装备,关键工序自动化率可达85%,初期将以“人机协作”的运行模式进行过渡,后期则有望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根据规划,设计团队已在关节精密装配、动态平衡校准等核心环节部署了第一代机器人工站。随着触觉、视觉等传感器的量产导入以及具身智能中枢系统技术的逐渐成熟,公司计划在后续工程中对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使产线具备工艺自主优化能力,逐步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全自动生产过程。”
为适应当前市场产品多样化的生产需求,本条产线采用高度柔性化设计,“产线搭载了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可在24小时内完成产线重构,切换生产不同型号产品”。
均普智能基于自身对工业自动化及具身智能的理解,自2023年战略布局人工智能及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来,已完成两代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品及核心零部件的迭代进化,并逐步加快构建产业生态体系的步伐。目前已与禾川机器人、节卡机器人、国地共建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甬华创芯中心、清华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进行了战略合作。近日,均普智能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上海智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
通过多维度的战略合作,均普智能正逐步构建起涵盖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核心零部件研发、场景落地的产业闭环,实现”技术突破-场景验证-商业转化”的良性循环。
均普智能通过“自主可控的柔性产线 全栈技术生态”组合拳,验证了国产人形机器人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而在成本优势方面,通过核心部件自研 产线智能化改造,单机生产成本较进口方案降低约35%。该条产线柔性制造优势加上24小时快速换线能力,因此生产的多种型号机器人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