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以太网技术迭代助力“智驾平权” 裕太微2024年营收增长44.86% 加速布局机器人市场

裕太微发布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4.86%,四个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253.15万元、8214.50 …

裕太微发布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4.86%,四个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253.15万元、8214.50 万元、1.11亿元和1.30亿元,营业收入实现季度环比稳步增长。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实现8103万元,同比增长11.73%。

2.5G产品出货超预期 年内运营商市场陆续落标

国内通信传输速率正在从千兆向2.5G提升。2024年,裕太微2.5G产品销售超过此前公司预期,达到1.42亿元。

2.5G产品主要用于XGPON及路由器等产品中。裕太微2022年发布单口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公司也成为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规模量产的企业。

裕太微董事会秘书王文倩表示,预计2025年公司2.5G产品的应用还会继续放量。随着前序运营商陆续启动2.5G产品招标,今年运营商市场相关项目也正在陆续落标,裕太微在运营商市场的份额和渗透率正在逐步上升。“从2.5G产品面向的整体市场来看,需求会比过去两年更好。”

在2024年年底,裕太微推出了4口2.5G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产品。作为其单口2.5G产品的补充,未来将承载三方面的战略作用。

王文倩表示,一是可以在部分场景从速率上替代单口10G产品。二是4口2.5G PHY产品也能够满足运营商在未来对2.5G产品的新一轮采购需求。三是4口2.5G PHY产品对消费端或企业网络领域来说,能够满足从千兆升级2.5G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帮助客户降低成本。

据介绍,4口2.5G产品在发布之后,还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测试验证,预计在2025年底开启批量销售。

另外,裕太微单口10G产品当前正在研发过程当中,预计2026年年底量产出货。产品序列进一步完善。

车载以太网以技术迭代推动“智驾平权”

今年多家车企发布汽车新品并喊出“智驾平权”的口号,推动电动汽车进一步向市场渗透。

王文倩表示,这一技术愿景跟公司的车载以太网产品战略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车载以太网的核心是将车从一个架构性产物,逐步转换成消费级产物。意味着车的价格需要尽可能低至更多、更广泛的用户能够消费得起。”

“做车载以太网的目标是将全车的协议逐步实现统一化,相应地,每一颗芯片的成本就会下降,也就是通过产品通用化使得全车的价格能够下降,最终让消费者受益。”王文倩表示,今年年初车企提出的智驾平权,也有这样的趋势,即通过成本的逐步优化,推广智驾,让人人都能用得上。在这一层面上,公司正在推广的车载以太网方案,包括百兆、千兆的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新推出的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均有助于以技术驱动整车成本进一步下探。

据了解,车载以太网不仅能够支持较高的速率传输,具有大带宽、低延时、低电磁干扰等优点,而且对链路连接形式有归一性,使整车链接种类降低、成本降低,可广泛应用于娱乐、ADAS、车联网等系统中,车载以太网已逐步演进为新一代车载网络架构。

裕太微作为国内车载以太网领域的先行者,自其车载方案发布后,有越来越多的国内车企开始采用裕太微的技术支持。据介绍,裕太微车载以太网产品已覆盖德赛西威、立昇、富赛、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红旗、北汽、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上汽海外、奇瑞、吉利等客户或终端客户中,并已进入更多客户的供应商序列等待产品测试通过和出货。

在地缘贸易政策冲突的大环境下,裕太微产品能够支撑国内市场需求,通过行业标准的制定提升,保障国产汽车芯片供应链的可靠。

“目前搭载裕太微车载以太网方案或芯片产品的新能源汽车,价格可以下探至20万元到30万元区间”。王文倩表示,随着方案的成熟,预计这一价格还会继续下降。国产车载以太网方案的发布,对未来市场整车上量以及裕太微自身车载业务的发展将有很大帮助。

今年智驾安全被提到新的高度。王文倩表示,裕太微同样将车规安全放置于公司车载业务发展的首位。

据介绍,车载以太网芯片作为智能汽车的核心通信芯片,随着车载通信方案从域控向集中化趋势演变,作为一种通用型产品,以太网芯片及周围连接器会越来越多,裕太微对车载以太网方案的安全重视度非常高。

作为本土化芯片厂商,裕太微在与车用市场客户的合作中,能够灵活根据客户需求,在不影响终端客户使用的情况下,增加额外芯片测试流程;同时,裕太微还能根据终端车厂的需求,配合Tier 1用自研IP,去协助完成汽车整机的安全与功能性测试,最大限度保证产品方案的稳定、可靠、安全。

人形机器人已形成少量营收

机器人产品成为今年电子产业的重要应用方向及成长驱动因素。裕太微今年至今接待共计10轮、118家机构的调研。其中关于公司在机器人产业的应用受到重点关注。

王文倩表示,裕太微芯片产品已经应用于一些人形机器人产品,并且在终端已经形成营收,但量还比较少。其中就人形机器人应用而言,裕太微产品如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和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可以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脑部、胸部,甚至关节部位。“人形机器人应用可对比车用市场总线架构向以太网架构的变迁,最终可能走向中央集成架构,对公司而言将会是一个发展机遇。”

据了解,裕太微从今年开始,专门组建了负责战略及市场洞察的团队,其中就包括关注人形机器人市场。

裕太微产品此前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应用较多,并且广泛应用于汽车、3C电子、金属加工等多个行业。同时,裕太微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在协作机器人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协作完成抓取放置、螺丝锁付、装配等多种任务。

王文倩表示,未来从车载到人形机器人等终端的规模化技术迁移,其进展主要基于客户的方案需求。“如果是单颗采购,公司现有产品已经能够直接应用并替换传统总线方案,但如果未来要走集成化,公司产品还需基于人形机器人等产品的内部设计进行产品调整,以满足进行额外的应用研发。”

以车载应用为例,裕太微从2017年开始进行产品研发,到2021年逐步产生营收,到目前为止产品出货仍在起量阶段。“因此对比来看,人形机器人等应用兴起到市场客户接受这样形态的新事物并使应用完整落地,预估至少也要经过三到四年的时间。”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