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的外贸企业正在全球贸易变局中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从风靡中东市场的双陆棋,到欧美热销的珍宝盒,再到畅销全球的电池产品,“中国制造”不断拓展着国际市场空间。
伴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国际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跨境支付面临哪些具体挑战?数字化技术能提供怎样的解决方案?第一财经记者近日深入调研大湾区外贸企业和支付服务机构,试图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大湾区外贸企业的出海展品。摄影 /王方然)
跨境支付需求更多元
支付是贸易的基础设施。近年,在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及复杂的贸易背景下,部分进出口企业在资金收付兑的过程中面临着汇率损失、到账慢、提现慢等问题。多位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跨境支付面临着合规、成本与效率的“三角平衡”挑战。
费率问题是跨境企业面临的首要关卡。《2021全球支付报告》数据显示,在所有受调查的国家中,跨境交易的总成本(包括手续费、汇率转换费及等待成本等)平均为交易总金额的3.6%。
“近年来,得益于贸易全球化与交易线上化的加持,进出口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进出口企业对于国际收付款和汇兑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东莞市工贸发展促进会会长、东莞市佛爱娃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雍程翔表示,在手续费计算上,传统渠道通常是按照“结算次数”而不是“账单厚度”。
雍程翔解释称,To C端的外贸企业是有高频交易需求的,如按笔数支付固定手续费,整体手续费较高。
“资金安全与合规也是货物贸易公司在选择支付平台时最在意的因素之一。”深圳乐能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何冬冬说。
“关税政策变化使得跨境支付合规成本增加。”一名业内人士指出,跨境支付机构需加强对交易背景、资金来源等的审核,以确保交易符合关税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在跨境贸易的赛道上,支付就像接力赛的最后一棒,支付效率决定着整个交易流程的成败。跨境物流和商旅等时效敏感领域,支付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客户体验。
“物流行业对时效性要求很高,传统T 3不能满足物流行业对于资金效率的需求,”华夏物流深圳分公司销售负责人钟呈辉在调研中举例,“由于财务规划问题导致支付延迟,华夏物流曾面临海外仓代理费用无法及时支付的情况,进而导致服务暂停,险些造成客户流失和生意损失。”
旅讯传媒副总经理古月告诉记者,跨境航旅支付场景相对集中,主要为地接费用的支付、机酒支付、签证支付等,但是要求的灵活度非常高,到账慢会加剧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AI助力支付降本增效
在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解决合规、成本与效率的“三角平衡”?记者发现,AI、金融科技创新是调研中出现的关键词。
“合规能力始终是支付行业核心的竞争壁垒之一,”连连国际CEO沈恩光向记者表示,跨境支付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跨境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多市场风险等问题。为此,只有充分了解每个市场的安全合规风险,才能形成自身的解决方案。此外,也要有对应的风控、反洗钱能力。
一位金融科技公司人士指出,跨境支付的风险复杂多样,涵盖欺诈风险、信用风险、合规风险等。传统风控手段依赖规则与经验,在当前面对海量交易数据与复杂交易场景时,显得力不从心。而AI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历史数据,构建用户行为模型,实时识别异常交易。
“金融科技公司若仅依靠人工投入和主观判断,难以在市场上建立产品优势。”沈恩光以反洗钱风控体系为例,公司在进行反洗钱风控尽调时,大多依靠 AI等数字化手段实现,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在跨境支付“降本增效”方面,外贸企业的感受颇深。
在传统操作模式下,一笔跨境贸易货款可能需要一周左右入账。但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不少跨境支付头部企业,可以助力外贸企业最快实现当日完成收付,大大提升了收付效率,节约运营成本。
钟呈辉举例称,如在亚马逊平台发生交易并结算一笔款项进行汇款,传统方式需要3个工作日,使用连连支付等跨境支付方式,最快两三个小时就到账了,手续费也较传统渠道更便宜。
沈恩光以连连国际举例,公司能够实现较低的费率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很早就获得了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关键市场的支付牌照。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和业务规模化发展,单位合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坚持技术驱动的运营策略,通过AI、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
未来竞争点在哪
对于金融科技企业而言,未来在跨境支付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随着品牌出海升温,外贸企业对跨境支付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何冬冬表示,目前跨境电商行业在支付上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突破支付壁垒、提升用户体验、拓展新兴市场等。此外,跨境电商企业对于支付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不仅需要安全、高效的支付方式,还需要增值服务。
“在目前的严峻形势下,出海企业走自己的品牌之路势在必行。”雍程翔指出,目前其所在协会,前往越南设厂、在东南亚及海外设办事处的企业占比超过10%,数量上超百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当地企业已经行动,通过抱团出海展览、与当地企业合资合作、营销部门前置等方式拓展澳洲、东南亚与欧洲市场。出海的关键在于打通支付、物流等环节。
“近期跨境企业加快了向海外仓模式转型。”东莞一名外贸企业人士对记者举例称,在批量备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额支付需求,在海外仓运营中又会涉及一些本地化结算需求等。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支付机构通过联合行业生态伙伴,从支付、开店、物流、营销、知识产权、退税等多个维度深耕,可以为跨境企业提供安全、合规、便捷的集收、付、兑、管于一体的一站式跨境服务,支持商家以跨境店、本土店及品牌出海DTC等多种模式拓展全球市场。
近期,跨境支付市场正掀起新一轮服务升级。包括万里汇、连连国际、X-Transfer在内的多家机构密集推出“护航计划”“助跑方案”等专项服务,从资金结算、汇率锁定到风险管控等多维度赋能外贸企业。
例如,连连国际近日推出“破浪守卫计划”,涵盖0费率、免费提现等,针对跨境卖家提现成本高与资金到账周期长等痛点,推出2025年TikTokShop年卡等活动,费率低至0.02%。蚂蚁国际旗下万里汇近日推出“护航计划”,在跨境支付、订单履约、外汇管理及金融服务等方面,增强中小企业跨境贸易营运能力。
“我们很多客户正从‘小企业’慢慢变成一家中小型的跨国公司,他们也有着和大跨国公司一样的跨境支付需求。”沈恩光介绍,这也倒逼支付企业利用技术手段,让小企业以低成本的价格享受原本大公司可以享受的服务。例如在支付侧,有产品帮助锁定汇率,降低汇损风险,在非支付侧提供物流、开店、营销运营等一站式的解决方案。